現貨庫存,2小時發貨,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
熱搜關鍵詞:
在現代電源系統中,從高壓輸入(如48V)轉換至極低電壓輸出(如3.3V)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常見于服務器、通信設備和工業控制系統。然而,直接降壓面臨占空比過小、效率低下等問題。代理銷售ADI旗下全系列IC電子元器件-中芯巨能將介紹幾種主流的高效率轉換方案,并分析其優劣,幫助工程師進行合理設計選型。
使用單一同步降壓轉換器從48V降至3.3V是最直觀的方法,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顯著挑戰:
占空比極低:根據
在48V輸入、3.3V輸出條件下,占空比約為7%。若開關頻率為1MHz(周期1000ns),則導通時間僅為70ns。
峰值電流高:由于導通時間短,電感L1必須承受較大的電壓差(約44.7V),導致電流迅速上升,需選用較大電感值以抑制峰值電流,進而帶來更高的功率損耗。
以ADI的LTM8027為例,在此條件下僅能實現約80%的轉換效率,難以滿足高性能系統對效率的要求。
為提升效率,常見的替代方案是采用兩級降壓結構,即先將高壓轉換為一個中間電壓(如12V),再進一步降至目標電壓。
第一級:使用LTM8027將48V轉為12V,效率可達92%以上;
第二級:使用LTM4624將12V轉為3.3V,效率約為90%;
整體效率:83%,優于單級架構的80%。
雖然增加了組件數量,但每一級工作在更理想的占空比范圍內,降低了電感峰值電流,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此外,該方法還便于模塊化設計,適用于多路輸出需求。
對于追求更高效率和更緊湊布局的設計,LTC7821提供了一種融合電荷泵與同步降壓技術的混合架構:
核心原理:通過C1和C2組成的電荷泵將輸入電壓減半,再由同步降壓電路調節輸出電壓;
優勢特點:
占空比優化為 D=2×VOUT/VIN,顯著高于傳統單級結構;
轉換效率高達97%(500kHz下,48V→12V);
外部MOSFET只需承受較低電壓,有利于降低導通損耗;
支持并聯多相配置,可擴展至25A以上輸出電流;
采用軟開關技術,改善EMI性能。
圖1展示了在不同負載條件下的典型效率曲線,在13A~24A之間效率超過94%,表現出色。
如需LTM8027、 LTC7821產品規格書、樣片測試、采購、BOM配單等需求,請加客服微信:13310830171。
架構類型 | 優點 | 缺點 | 推薦場景 |
---|---|---|---|
單級降壓 | 簡潔,元件少 | 效率低,電感大 | 輸入/輸出差異不大、成本敏感的應用 |
兩級級聯 | 效率較高,模塊化好 | 成本略高,PCB面積大 | 多路供電、隔離或冗余系統 |
混合架構(LTC7821) | 高效率、小體積、支持高頻 | 需外部MOSFET,控制復雜 | 高密度電源、電信及工業設備 |
在面對48V轉3.3V等高壓直降低壓的挑戰時,傳統的單級降壓架構因占空比過小而效率受限。兩級級聯結構雖增加復雜度,卻提供了更高的穩定性和效率;而LTC7821為代表的混合式控制器則結合了電荷泵與降壓拓撲的優勢,實現了高效、緊湊的設計方案。
工程師應根據具體應用場景中的效率要求、空間限制、成本預算以及系統擴展性,靈活選擇合適的電源拓撲結構。掌握這三種主流方法的工作原理與適用邊界,有助于構建出更可靠、更具競爭力的電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