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庫存,2小時發貨,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
熱搜關鍵詞:
在工業以太網通信系統設計中,物理層(PHY)芯片的傳輸距離受多種因素影響,尤其是電纜性能。本文通過使用矢量網絡分析儀(VNA)與ADI公司EVAL-ADIN1100EBZ評估套件相結合的方式,對支持IEEE 802.3cg 10BASE-T1L標準的ADIN1100、ADIN1110和ADIN2111 PHY芯片所支持的最大電纜長度進行評估。
本測試旨在估算不同電纜類型下,ADIN系列以太網PHY芯片在10BASE-T1L模式下的最大合規傳輸距離。該過程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電纜參數測量:利用矢量網絡分析儀(VNA)測量電纜的插入損耗(Insertion Loss)和回波損耗(Return Loss),判斷其是否符合IEEE 802.3cg標準定義的傳輸要求;
鏈路性能驗證:使用EVAL-ADIN1100EBZ評估板建立實際10BASE-T1L鏈路,通過內置診斷功能測試鏈路質量,包括均方誤差(MSE)、幀錯誤率等指標。
將待測電纜接入矢量網絡分析儀,分別測量其在10 MHz至66 MHz頻段范圍內的插入損耗與回波損耗。根據IEEE 802.3cg標準,10BASE-T1L定義了兩種電壓擺幅配置:
高電平模式:2.4 V p-p,適用于長距離傳輸;
低電平模式:1.0 V p-p,適用于短距離或噪聲敏感環境。
根據上述標準中的插入損耗曲線,結合實測數據,可推算出該電纜在不同電壓配置下所能支持的最大合規長度。
將兩塊EVAL-ADIN1100EBZ評估板通過被測電纜連接,構建10BASE-T1L通信鏈路。隨后啟動評估軟件,啟用以下功能進行性能驗證:
幀生成器(Frame Generator):發送全帶寬以太網流量;
均方誤差(MSE)監測:衡量接收信號質量;
錯誤計數統計:記錄丟幀或CRC錯誤;
環回模式(Loopback):用于本地鏈路自檢。
測試通過標準如下:
成功建立10BASE-T1L鏈路;
MSE值優于-20.5 dB;
整個測試過程中無幀錯誤。
為確定極限長度,需對同種類型但不同長度的電纜重復測試,直至出現鏈路中斷或錯誤幀為止。
由于實驗室可用電纜長度有限,部分測試無法覆蓋理論最大距離。例如,若僅能獲取500米電纜段,可通過級聯方式實現1000米鏈路,但這種方法難以準確反映真實最大傳輸距離。因此,在某些情況下,測試得到的最大長度可能低于理論極限。
表1匯總了多種電纜在不同電壓配置下的實測最大合規長度。結果顯示,ADIN系列芯片在典型工業電纜上普遍可支持超過1000米的穩定傳輸,尤其在2.4 V p-p高電平模式下表現更佳。
表1
IEEE 802.3cg-2019標準定義了靈活的電纜兼容性要求,使得ADIN1100、ADIN1110和ADIN2111等10BASE-T1L PHY芯片能夠在多種傳統工業布線環境下實現長距離通信。通過結合VNA參數分析與評估板鏈路測試,工程師可有效預判特定電纜部署下的通信可靠性,為邊緣設備無縫接入工業以太網提供技術保障。
深圳市中芯巨能電子有限公司代理銷售ADI公司旗下全系列IC電子元器件,如需ADIN1100、ADIN1110和ADIN2111 PHY芯片產品規格書、樣片測試、采購、BOM配單等需求,請加客服微信:1331083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