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庫存,2小時發貨,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
熱搜關鍵詞:
在半導體器件可靠性評估中,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模型被廣泛用于預測芯片在特定工作條件下的使用壽命。該模型通過高溫、偏壓應力測試(HTOL)獲得加速老化數據,并結合實際運行溫度進行壽命折算,為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高可靠性要求領域提供理論依據。
阿倫尼烏斯模型由瑞典科學家Svante Arrhenius于1889年提出,最初用于描述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其核心公式如下:
L2=L1?e(kEa)(T11?T21)
其中:
L1:測試溫度下的壽命;
L2:目標溫度下的壽命;
Ea:激活能(activation energy),通常取值0.7 eV;
k:玻爾茲曼常數(8.617×10?? eV/K);
T1、T2:絕對溫度(單位K)。
該模型表明,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會顯著加快材料的退化過程,從而縮短器件壽命。
在汽車電子行業中,普遍采用JESD22-A108標準進行HTOL(High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測試。根據行業統計,汽車芯片預期在15年內累計運行約12000小時,平均結溫約為87°C(Tu)。基于此設定,不同等級的芯片需滿足相應的測試條件:
消費級:典型測試條件為125°C/1000小時,計算得出理論壽命通常不足5年;
工業級:同樣條件下,理論壽命可達15年;
車規級:要求更為嚴苛,需確保在極端工況下仍能滿足15年使用壽命。
通過將實際測試數據代入阿倫尼烏斯方程,工程師可以推算出芯片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預期壽命。
盡管阿倫尼烏斯模型是當前主流的壽命預測方法之一,但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僅考慮溫度因素:模型假設失效機制主要由溫度驅動,忽略了電壓、濕度、機械應力等其他影響因子;
激活能選取依賴經驗:不同工藝、材料和失效機理對應不同的激活能,若選取不當可能導致誤差;
無法反映突發性故障:適用于漸進式失效(如電遷移、熱載流子效應),不適用于偶發性或瞬態失效模式。
因此,在實際工程評估中,建議結合多種加速老化測試手段(如THB、HAST、EM測試等),綜合判斷芯片的長期可靠性。
阿倫尼烏斯模型作為評估芯片壽命的重要工具,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和工業領域的可靠性驗證流程中。工程師應理解其原理、適用范圍及限制,并結合具體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測試條件與參數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