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庫存,2小時發貨,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
熱搜關鍵詞:
3月21日消息稱,華為正在積極研發一項引領潮流的“磁電”存儲技術,該技術有望徹底改變數據存儲行業的現狀,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據透露,這項新型“磁電磁盤”(MED)技術不僅在速度、能效和容量等方面顯著超越目前的SSD等存儲設備,更在技術突破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在能耗方面,新型“磁電”存儲每PB(皮字節)耗電僅為71瓦,較傳統磁性硬盤驅動器(HDD)節能高達90%,這將為數據中心和大型企業帶來巨大的能源成本節省。
在性能方面,華為預計每機架的MED性能將達到驚人的8GB/s,這一速度比檔案磁帶裝置的最高性能提升了2.5倍,將極大地提高數據中心的數據遷移速度,提升處理大規模數據時的效率。此外,新型“磁電”存儲芯片技術還在容量上取得突破,第一代MED設備預計每個“磁盤”可提供約24TB的容量,使得一個機架系統能夠積累超過10PB的數據。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提供了如此巨大的容量,該系統的功耗僅為2千瓦。這一創新解決方案計劃于2025年推出,為行業帶來全新的技術標桿。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華為即將推出的磁電存儲產品可能利用磁電耦合效應實現電場驅動磁翻轉,構建超低能耗產品。目前,主流的半導體存儲產業已被海外龍頭企業主導,而新型存儲器領域尚未有公司占據絕對優勢,華為此次發布磁電存儲產品被視為我國存儲產業轉型競爭的重要契機。
基于磁電耦合效應的電控磁研究展示了未來超低能耗器件應用的潛力,但在器件化道路上仍面臨諸多挑戰。目前,電壓調控磁各向異性(VCMA)技術已開始在磁存儲產業初步推廣,用于降低磁存儲器件能耗。
“磁電存儲”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方案,尚未形成行業統一規范,華為磁電存儲產品的具體內涵和外延仍待進一步明確。
目前,這一存儲技術的發展與我國算力發展和存儲建設密切相關。當前,國內磁存儲主要依賴進口,因此運營商、金融、廣電、科研高校等單位和關鍵行業迫切需要國產新型存儲解決方案。隨著華為磁電存儲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推進,我國存儲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