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庫存,2小時發貨,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
熱搜關鍵詞:
3月26日,備受矚目的全球半導體行業盛會——SEMICON/FPD China 2025在上海盛大開幕。長電科技董事、首席執行長,SEMI全球董事鄭力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了題為“開放協同,共建半導體產業新生態”的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鄭力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經歷著由人工智能(AI)帶來的深刻變革。一方面,AI應用的快速發展使得微系統集成的復雜度顯著提升,給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性能、成本、功耗、散熱、電磁兼容等多方面的挑戰;另一方面,AI領域的生態開放模式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啟示。這種模式從AI應用開發向先進芯片開發傳遞,推動半導體產業構建更高層次的全鏈條協同與“生態共贏”,實現“技術平權”與普惠應用,最終惠及終端市場消費者。
隨著生成式AI需求的指數級增長,全球半導體市場正加速向萬億規模邁進。在AI應用的驅動下,半導體微系統集成的復雜度不斷提升,需要多學科前沿技術的跨界整合才能解決。鄭力認為,半導體產業可以充分借鑒AI開發領域開放、開源的創新模式,打造高層次的開放與協同。
具體而言,鄭力提出了三個關鍵方向:
強化先進芯片成品制造與設備/材料的協同創新:在面板級封裝、玻璃基板等技術領域,需要產業鏈的高度協作,以提升半導體產品的生產效率與良率,加速技術迭代與創新,降低整體成本。
面向應用,提升全生態的協同水平:汽車產業的開放協作成就了當今各種智能化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落地,半導體產業也應從應用場景出發,從局部最優、階段最優,向全局聯動、跨域融合轉變。
加強半導體前道與后道協同制造:前道與后道的協作模式從線性轉向融合,芯片設計、制造、封測企業“單打獨斗”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式。
在生態共贏方面,鄭力強調,技術平權與可持續發展是未來的關鍵。在過去幾十年的全球科技創新中,科技企業沿襲了兩種路徑:追求技術壟斷、建立閉環的閉源創新模式;或是通過開源策略,通過協作實現生態繁榮,并賦予合作伙伴更高的透明度和信任度。近期,AI公司以開源策略和極致成本控制取得的巨大成功,向業界展示了AI時代開源和開放的創新模式或將成為主流。
鄭力在演講中表示,開放生態的最終目標在于降低創新門檻與成本,讓AI引領的深入變革惠及更多的人。芯片企業需要突破“護城河”式思維,擁抱開源和開放式的創新模式,打造后摩爾時代的“技術平權”,讓“生態共贏”取代“封閉專有”,促進普惠AI的可持續發展。
鄭力的演講引發了與會者的廣泛共鳴。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加速變革的當下,開放協同不僅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長電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將繼續攜手產業鏈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開放創新與生態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