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庫存,2小時發貨,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
熱搜關鍵詞:
近年來,俄羅斯一直致力于解決半導體“卡脖子”問題,其中貝加爾電子(Baikal Electronics)作為主要芯片制造商之一備受關注。然而,最新報道顯示,該公司在面對西方制裁的困境下,其自主芯片生產遭遇重重困難。
據俄羅斯媒體Vedmosit報道,貝加爾電子的處理器生產遇到了嚴峻挑戰,其封裝處理器的良品率不足50%,超過一半產品存在瑕疵,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一問題主要源于設備調校不當和封裝工人技能短缺。
貝加爾電子最新款芯片Baikal-S采用了16nm制程工藝,基于Arm架構,擁有48個Cortex-A75內核,性能可與英特爾Skylake架構的至強金牌6148或AMD Zen架構的霄龍7351相媲美。然而,由于受到制裁影響,貝加爾電子面臨著供應鏈斷裂的挑戰,無法借助臺積電等外部合作伙伴進行生產。
盡管俄羅斯政府多年來一直支持貝加爾電子自主生產CPU,但由于制裁影響,其尋找本土制造合作伙伴之路并不順利。雖然已經能夠小批量封裝處理器,但在規模化生產時廢片率居高不下,制約了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
目前,俄羅斯本土芯片制造商仍難以突破16nm技術壁壘,仍需加大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力度。而自研光刻機計劃也仍在持續研發中,預計將于2028年推出首款設備。俄羅斯芯片產業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持續努力提升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